人物简介
王耀南,男,1957年11月出生于云南龙陵(籍贯江西吉水),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4年参加工作、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77年进入东华理工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留校工作任副教授和系主任;1992年、1995年获湖南大学工业自动化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开始一直在湖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1-2020年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近20年,2015年起担任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2016-2020年同时兼任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98-2001年为德国Bremen大学自动化系德国洪堡学者,2002-2004年为德国 Bremen大学BIBA研究所、欧盟第五框架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发表IEEE等SCI论文200余篇,1篇论文荣获2018年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最佳创新应用论文奖,作为导师2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自动化学会优博论文提名奖,6篇博士论文入选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出版《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移动作业机器人感知、规划与控制》《机器人环境感知与控制技术》等著作 1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创业特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并获国际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工业应用最高奖”,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湖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曾任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领域主题专家,现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兼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等,为我国智能控制学科发展和机器人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采访回忆
1989年,王耀南进入湖南大学攻读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自此便与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年的硕博生涯结束后,他留校任教,并在21世纪伊始执掌湖大电气院院长一职。从其初入湖大电气院学习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光阴,其中二十年更是坚守在院长岗位。在这二十年中,他凭借着对电气院的满腔热忱和执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亲历了电气院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发展。而电气院,也见证了王耀南院士多年的成长和付出。电气院和王耀南,就像紧紧交缠的双绞线,永远相守,永远并头前行。
院长二十年 开拓进取谱新篇
1999年,湖大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原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两年后,王耀南接任电气院院长,彼时的他正值不惑,而电气院也已积累了近8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正待腾飞之际。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电气院该如何建设发展,成为他深深的思考。
如果把学院比喻成航行于大海的一艘轮船,那么院长便是这艘轮船的掌舵人,引领着学院前进的方向。对于电气院的建设问题,王耀南继承首任院长章兢等领导前辈的思想,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院风建设问题上,他认为应通过学院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院与师生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充分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拼搏、奉献、创新、和谐、快乐的院风。针对学院的发展问题,他提出学院发展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一流人才培养,勇于开拓创新,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到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再到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抓机遇,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电气与信息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完备学科体系。
正是在他倡导的“拼搏、奉献、创新、和谐、快乐”这一院风的感召之下,电气院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建设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如今,电气院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设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硕士点;建成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工科机器人学院,拥有包括两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在内的12个高水平省部级科研平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学院招揽了更多更优质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科研人才,保证了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需求,也为学院从大到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唯有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时刻保持开拓创新才不至于被发展前进的滚滚车轮碾压成泥。王耀南任电气院院长长达20年,在这20年里,工业电气化、自动化、网络化3.0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智能化4.0时代。面对如此的时代巨变,他秉持学科发展与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学院办学要面向学科与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培养强电与弱电融合、算法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自主研制的理论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各学科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路径为学院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障了学院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院发展至关重要,王耀南深谙此理。在他的带领和学院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下,电气院近年来引进和培育了以罗安院士和王耀南院士领衔的两支院士团队、多个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以及一批科研明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师资力量日益雄厚。同时,王耀南非常重视学院的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院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并设立了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小组,以帮助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多年的锐意进取为学院师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也激发了学院师生的拼搏之心。学院师生主动作为,承接了一大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这近二十年,各项成果和荣誉纷至沓来: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58项。此外,学院还增加了对学生学科竞赛的专项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国际或国家级竞赛方面收获颇丰,不仅斩获4个国际级竞赛奖励,更是收获近三十项国家级竞赛一等奖。这些数不胜数的奖励,是电气院发展史上的勋章,是电气院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每个奖励,都让王耀南与有荣焉。
2019届电气院学生毕业典礼
一生电气人 拼搏创新攀高峰
作为院长,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学院事务;作为高校教师,更需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同时还需要深耕自己的科研领域。
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入口的墙壁上,展示着八个大字:拼搏、创新、协作、快乐。不论身处何职,都应怀着积极向上的心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这是王耀南院士对学院师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四十多年始终保持着对控制工程科学研究的热情和严谨。他曾说过:“在热爱的科学领域里做研究能让我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即便是遇到难以攻关的技术难题,他也不轻言放弃,他常告诉学生:“机器不能转,或许就是一个小螺丝钉没拧好;程序不能运行,或许就是漏了一个标点符号。一定要强调仔细,搞研究要的就是仔细,要严谨才能有成果,还有就是不能气馁,这个方法不行,再试一个方法,一个接一个,总有方法是对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热爱和坚持下,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如是评价。王耀南院士自上个世纪末开始研究机器人控制技术,多年来,为使这一“明珠”更加闪耀璀璨,他和他的团队力擎重负,奋力攻坚,开创出了一个“机器人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们自主研制出工业检测装配机器人、电力作业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控制系统、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国内第一条汽车发动机机器人加工生产线、第一条机器人无菌化制药生产线、第一条精密电子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我国首台高速饮料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机器人等多项成果。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远销多个海外国家及地区,推动了“中国智造”走出国门。
科研成果要回应国家需求,这是王耀南院士及其团队最为核心的理念。他曾说,高校高科人员应该具备爱国务实和开拓创新的品质,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爱国情怀化为建设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创造力,把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把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国家发展势能。他和他的团队用一个又一个成果践行了这一标准,其研制出的高端制药自动化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突破了无菌化制药装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多种药品定制化和无人化生产,也带领我国制药装备跨入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其研制的大型电站和泵站综合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重大工程。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电力线路经济损失严重,王耀南院士挺身而出,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输电线路巡检除冰特种机器人,代替电力工人完成各种复杂危险的除冰巡检任务,为我国南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王耀南院士勇于担当带领其团队,历时三十多个日夜,研制出医用室内消毒、医用室外喷洒消毒、医用测温、医用物资配送等4种防疫机器人,投入使用并捐赠给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和交叉感染风险。类似的成果不胜枚举。多年来,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电子、医药等工业制造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电气院以及湖南大学带来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科研成果的积累,再加上学院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我国第四个机器人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基地“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湖大电气院,这是湖大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也为电气院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提供了保障。
王耀南院士(左三)在实验室做现场讲解
从刚入湖大电气院的而立之年,到初任院长的不惑之年,再到现在的花甲之年,王耀南在湖大电气院已三十余年,对于这片土地他感受最多的是归属感。长期以来,电气院俨然是他的第二个家,他也总是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成长常常牵动着他的情绪,“你们进步了我就高兴,退步了我就着急”。
在日常生活中,王耀南最大的爱好就是散步。每天吃完饭,散一会儿步,便来到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寒来暑往,爱好已成习惯。这样的爱好,简单而平实,却是王耀南院士繁忙生活中最易得的调剂品。曾有他的学生感慨:硕博六年,看得最多的是晚上10点钟以后王老师办公室亮着的灯;即便是节假日,也常常能看到他工作的身影。他自己也曾说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献给了电气院,留予自己和家人的时间反而不多。繁忙的事务挤占了王耀南院士过多的时间,对此,他并无怨言,反而一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着各项挑战。
“清政廉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院长二十年,一生电气人,一颗赤忱心,百年电气情。这就是一位院长与院士的真实写照!
2021年10月2日王耀南在电气办学百年庆典大会上讲话
图文 | 薛世佩 江亚群 朱青
编辑 | 刘铭涛
审核 | 李勇 彭琪淋 高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