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期余:培育桃李四十载,一生电气一生情

编辑:詹锴洋 刘铭涛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6日              浏览量:


杨期余(左)

人物简介

杨期余,男,1938年生,湖南洞口人,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1年天津大学毕业后到分配至湖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年。1988-1995年任电气工程系(即现在的学院)主任。曾任中国城市供电分委会委员、全国高校电力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组成员、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荣誉理事长、湖南省城市供电专委会副主任等职,获中国城市供电专委会活动积极分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持参加完成科研项目21项,一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主编参编出版教材《配电网络》、《电力系统优化理论基础》等四本,译作《数学规划》、《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等四本。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获优秀论文奖。曾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湖南省第三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采访回忆

退休之后,时常有人问我还有什么心愿尚未完成,我也常常会思考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然回首峥嵘岁月,今朝实已无憾言。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业,也算不得功成名就。四十年兢兢业业,半辈子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为电气,拳拳之情报国家。

犹记得第一次与电气相识是在1961年的那个秋天,在天津大学毕业后的我被分配到湖南大学任教。都说万事开头难,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公职人员的待遇不高,大学老师也未能幸免,这使得本就抗拒成为教书匠的我愈发想要逃离。不过,“幸运”的是当年说走就走的劲头实在比不上当今的青年人。即使是百般无奈,万般煎熬,但我依旧清醒,清楚地知道那时的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站在讲台上,有学生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时刻提醒着我;坐在教研室,有同事那相互鼓励的话语时刻激励着我。适应期过后,我再也没有想过远方,只默默许下了从事教学工作的承诺,并且决定将一生都奉献给这个岗位。

那个时候的电气系,便是现在的电气院,当时的专业,只有电机制造、电力工程和无线电技术这三个专业。我负责讲授“电力系统稳态”课程。起初由于教学经验的匮乏以及实践操作的生疏,照本宣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手段,而这也就使得枯燥乏味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

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年轻气盛的我也不例外。经验匮乏,遇到前辈就请教;实践不足,一有机会就下现场实践;讲课枯燥乏味,独辟蹊径能解决。还记得当时给学生讲解“电晕”现象时,我绞尽脑汁想出用“三根导线跳舞”来比喻电晕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把这个抽象的名词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这个现象!现在一些早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在和我聊天时还对我上课讲的这个有趣的比喻记忆犹新,这着实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电气系的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尤其是在担任系主任的那六年时间里。真是尝尽了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大事难得不乱,小事总是不断。停顿积压十多年的职称评定就在那几年全面开展,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最辛苦的莫过于学科建设,需要组织力量收集和填写申报材料(还要找人手抄),以及协调学科带头人等。最后终于在有关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90年为电气系争取到了一个博士点和两个硕士点,我总算见证到了电气院学科建设向前发展一步的历史。

早在1985年,全国高校就有知名教授提倡开办电力系统学术年会,那时湖大不仅在最初倡议的十二所高校之列,而且还在清华等五所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举办学术年会之后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电力系统学术年会。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当时在国内封闭多年,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的背景下,我们率先接触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电力系统优化理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等书籍,并在自学日语后将其翻译成80余万字的4本内部印刷资料,而这几本资料在当时被很多高校作为指导研究生资料使用并使得湖大电力在国内知名度有所提高,现在回想起来人生最自豪的事莫过于此!

担任系主任那六年,青年教师的住宿问题、学生私自下江游泳等等事情,事无巨细,我都尽心尽力,亲力亲为。由于劳损过度,我不幸身患九种疾病,还被医院确诊为“极高危”的心脏病人。之后虽已退休在家,静心养病,但仍情牵电气,难忘此生。

我的一生奉献给了电气,却也收获了一生的桃李情。

图文 | 张承业 李凯旋 梁铭

编辑 | 刘铭涛

审核 | 江亚群  李勇  彭琪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