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新:执赤诚之心,助力电气工程与教育事业发展

编辑:彭琪淋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8日              浏览量:




   




人物简介:

     易鼎新(1887—1953),字修吟,湖南醴陵人,著名电气学家和电工专家、教育家。1910年赴美留学专攻电机学,1915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归国后先后执教湖南大学前身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曾任杭州机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湖南电灯公司总工程师等。在湖南大学曾担任教授兼电机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兼教务长、工学院院长,代理校长、校长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一九四九年后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贡献:

1915年7月,易鼎新学成回国,被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聘请任教,同时在岳麓山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兼职。在宾步程、易鼎新等人的共同努力下,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在岳麓书院旧址始设电机科,从此拉开了湖南大学电机学科的帷幕。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易鼎新先后在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执教二十多年,主讲电力学,原动力学,热工学,电厂设计等多门课程,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气工程师和学者。他既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学识,又有丰富的电厂设计和电厂管理的实践经验,讲课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不为书本文字所约束;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重。不少学生毕业后,仍常向他询问工程设计和电厂管理中的问题。在执教期间,他十分注重学术研究和切磋交流,倡导并组织了湖大电机工程学会,创办了《电工通讯》专刊,对从事多年的工程建设和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出版了《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励磁机震荡及反极现象》、《汽轮发电机最近的进步》等著作和论文。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易鼎新不仅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术,还启迪学生奋发进取,担当起救亡图存的责任。为发展湖南电气事业,抗日战争以前,易鼎新倡导开办了益阳、醴陵两个小电厂,并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予以资助;为恢复、发展长沙的电气事业,他凭借自己办电厂的丰富经验,经过长期周密的考察研究,于1941年3月拟就了《长沙市电气事业计划草案》,表现了他高超的电气工程技术和对电气事业发展的远见卓识。


湖南和平一九四九年前夕,易鼎新被公推为湖南大学应变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团结广大师生,开展反迁移、反破坏斗争,竭力保护学校完整,营救被捕学联代表,在“应变”、“护校”和长沙迎解工作中,费尽心血,功绩卓著。1953年元旦,任湖大代理校长的他为《人民湖大》题词:“大力搞好教学工作,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到来”。但终因多年辛劳过度,劳累成疾,于1953年3月因病与世长辞。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同志为其写下了“鞠躬尽瘁,为国育才,桃李正芳菲,忽辍弦歌吟楚些;数载深交,一朝永诀,老成悲凋谢,空凭珞珈望岳云。”的挽联。这位在科技和教育战线上勤奋耕耘的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


参考文献:

1.许康,高开颜.纪念易鼎新在工程和教育创新方面的成就[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9-82.

2.许康.湖南大学校长评传[M].海南出版社:海口,2006.